『写心集』
题名:
写心集
类型:
名人专题
责任人:
惠浴宇
版本:
印刷版
册数:
一册
存卷:
非古籍
装帧:
钉装
阅读数:
721
『名人传略』
惠浴宇(1909年-1989年7月8日),男,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人,曾用名惠美琬、惠琥,江苏省原省长、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
惠浴宇从青少年时代就投身于革命。192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。同年9月与李超时、宋绮云等人共同创建海州地区的党组织,任中共海属四县特别支部宣传委员。1929年春天在东海中学读书时,发起驱逐东海中学封建学阀学潮,并发动海州大村的农民暴动,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,为海州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。同年秋天,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。1930年4月被逮捕入狱,辗转关押到南京国民党军人监狱。在狱中7年,始终坚贞不屈,坚持斗争。1937年10月出狱后,只身奔赴延安,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
抗日战争期间,惠浴宇奉党组织派遣,赴苏中、苏北开辟抗日根据地,历任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大队指导员,挺进纵队二支队政治部主任,中共苏中工委书记,苏北临时特委书记,苏北特委书记,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警卫团政委,新四军江苏指挥部三纵队七团政委,泰县县委书记兼县长,江(都)高(邮)中心县委书记兼行署主任,苏中一地委书记,军分区政委,苏中一分区专员,苏浙二分区及四分区专员。曾随陈毅三进泰州城,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。在这一时期,他为建立、巩固和壮大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解放战争时期,惠浴宇先后担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,华中二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,苏中区党委委员,华东野战军11纵队政治部主任,三野10兵团29军政治部主任。1946年重庆谈判后,国民党撕毁协议,向根据地姜堰一带侵犯。作为我军首席代表,他深入虎穴与敌人“火线谈判”,迫使敌方在谈判桌上签字。全国转入战略性反攻后,他随解放大军驰骋大江南北,参加过淮海和渡江战役。
新中国成立后,惠浴宇历任苏州市委书记、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和苏南区党委委员,苏北行政公署主任,江苏省委常委,南京市委书记、市长,省委副书记、书记处书记等。1955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省长,1958年和1964年他又连续当选为江苏省省长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惠浴宇遭到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惠浴宇被彻底平反。他恢复工作后,历任江苏省委常委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、省政协委员会主席、省委书记兼省委政法委书记。1980年,重新担任江苏省省长。他两度担任江苏省省长,前后长达15年,是新中国建立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江苏省省长。1983年惠浴宇拥护中央关于实现干部新老交替的重要决策,主动退居二线。
1989年7月8日,在南京逝世